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交長:航空城抵價地回饋比提高會違規

桃園市長鄭文燦在就任前曾表示,桃園航空城拆遷戶和都市計畫連動,因此蛋黃區和蛋白區不能分開徵收,並爭取區段徵收配地比率,從百分之四十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與交通部分先徵收蛋黃區再徵收蛋白區的主張不同。
交通部長葉匡時今天(25號)表示,區段徵收的回饋比率如果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會違反內政部的有關規定,造成航空城建設的財務不平衡,交通部會再找新的桃園市政府團隊溝通,如果市政府堅持蛋黃區和蛋白區同步徵收,將影響航空城開發的時程。
葉匡時:『他希望抵價地能夠回饋45%,這是違背過去我們原來內政部各種的規定,一般來講都是只有回饋40%,如果回饋45%的話,這個財務能不能平衡,就會有很大的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中廣新聞網)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叮叮噹!迷失小熊戴耶誕帽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設置的「迷失小熊」大型裝置作品,戴上耶誕帽,相當應景。(楊明峰攝)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設置的「迷失小熊」大型裝置作品,戴上耶誕帽,相當應景。(楊明峰攝)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所打造的大型裝置作品「迷失小熊」,20日頭戴紅色耶誕帽,瞬間長高2米,成為10米高的耶誕版「迷失小熊」,吸引不少民眾駐足拍照。主辦單位預估,最快明年1月上旬,迷失小熊可能會移師南下,為其他受迫遷民眾發聲。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主辦的「航空城地景藝術節(劫)」,今年11月8日於蘆竹水尾地區登場。傳遞反迫遷民眾心聲與無奈的迷失小熊,原訂展出9天,因民眾反應熱烈,主辦單位續展至今,昨則出動吊車,為小熊戴上紅色耶誕帽,增添濃濃耶誕氣氛,更吸引路過民眾爭相拍照,有幼童打趣說:「天氣這麼冷,戴上帽子熊熊才不會感冒!」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發言人王寶萱指出,搭配桃園縣產業工會舉辦耶誕兒童寫生活動,因此運用打造迷失小熊的同樣工法,以木頭、木板為基底,外頭舖設紅色緞布,成為2米高的耶誕帽,原以為靠怪手就能裝設,最後還是出動吊車,才得以幫小熊戴帽。
王寶萱說,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選前提出「全區聽證」政見,聯盟著手舉行村民會議廣納居民意見,整理後與鄭文燦市府溝通,避免公聽會上居民與政府無交集的狀況再次發生。而居民主要訴求是,盡量縮小徵收範圍,減少不必要的徵收。
楊明峰/桃園報導/中時電子報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把「炒地皮」航空城當政績 吳志揚在想什麼?

●作者張語羚,土生土長桃園人,期待桃園成為宜居城市,而不是房地產投資客的天堂。

一群土地公、土地婆們圍著圓桌,彼此炫耀過去一年的香火,都更、地價上漲的廟宇也被拿出來說嘴,突然大門被推開一道光射進來,走進來的是因為航空城而意氣風發的大園區土地公;這是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吳志揚強打的政績牌航空城廣告,是的!現任縣長吳志揚把台灣有史以來最大土地徵收案當作政績,廣告席捲各大入口網站、新聞平台、電視節目,就怕你不知道航空城是他的重要政績,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曾多次質疑航空城根本就是在「炒地皮」,我忍不住想問吳縣長拼命宣傳「炒地皮」航空城,是把桃園選民當白癡耍?
▲航空城競選廣告-桃園土地公篇。

桃園航空城總計畫面積高達 4,771 公頃,其中 3,100 公頃的土地預計以區段徵收的方式取得,吳志揚還強調可以創造30萬個就業機會、2.3兆元以上經濟效益,但是翻開計畫書仔細閱讀,真的是航「空」城,開發資金來源說不清楚,如何創造30萬就業機會不知道,為何放棄區內原有的海軍航空基地跑道不用,還要另蓋「第三跑道」始終沒說明白,招商計畫更是一團迷霧,讓人不禁質疑30萬個就業機會、2.3兆元以上經濟效益只是隨便說說。
其實在這次選舉前,不少桃園選民根本不太了解航空城計畫內容,但兩任副縣長接連爆發弊案,李朝枝、葉世文的案子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航空城,媒體也開始大幅報導,雖然吳志揚極力撇清關係,甚至進行人事改組以示清白,如果事件淡化吳志揚連任的機會其實不小,但是他偏偏硬要把「史上最大徵收案」的「炒地皮」航空城當作政績,還邀請霍夫曼到計畫區內辦展覽大肆宣揚,只能說吳志揚是一步錯步步錯。

苗栗大埔案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這個案子與炒地皮、區段徵收脫不了干係,吳志揚大膽把航空城當作政績,讓人忍不住把他和劉政鴻連想在一起,再加上台北市長權貴與平民爭奪戰的漣漪效應,與連勝文同樣都是政治世家出身,背後政商關係複雜,連續兩位副手接連爆發弊案,在在都是吳志揚丟掉桃園的重要原因。
吳志揚10月時曾接受政論節目專訪,主持人提及航空城地價飛漲、炒地皮的問題時,吳志揚說「為什麼會漲,因為對航空城有信心」,但主持人又說許多縣民的解讀和他剛好相反,吳志揚回應「你覺得它太貴,你沒有信心,你不要買嘛!你不要買啊!沒有人強迫你買啊!」這番話徹底激起許多年輕選民出來投反對票,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又被縣長嗆聲「嫌貴你不要買啊!,相對剝奪感讓年輕人出來投鄭文燦。不見得是鄭文燦比較好,也可能不是支持民進黨,收入不多的他們只是不想讓「權貴」繼續執政。
吳志揚也許到現在還想不透,明明選前民調一路壓著對手打,為什麼開票結果出來反而丟失地盤,兩度挑戰桃園首長的鄭文燦得票數成長15萬多,吳志揚只成長了7萬多票,一來一往之間相差8萬多票,有不少人說這次的選舉是台灣對國民黨投下反對票,但吳志揚敗選的關鍵原因還是誤把「史上最大徵收案」的「炒地皮」航空城當作政績。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抗議政府大面積徵收3,100公頃土地。(圖/張語羚攝)

東森新聞雲論壇 報導

曾經不支持... 鄭寶清接掌航空城

準桃園市長鄭文燦,18日宣布前台鹽董事長鄭寶清擔任接掌最受爭議的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鄭寶清和前縣長朱立倫在2005年角逐桃園縣長落敗,當時即主張桃園航空城應該交由中央處理,如今卻接掌此職位,似乎與當時立場背道而馳,如何改弦易轍耐人尋味。
鄭曾主張由中央處理
雙鄭首次交手在於2009年桃園縣長初選,原本民進黨桃園縣黨部提名鄭寶清參選,但鄭寶清以「未有規畫」婉拒披掛上陣,因而讓鄭文燦選前58天臨時上陣。但更早一屆,鄭寶清與朱立倫參選縣長,當時朱立推桃園航空城計畫,鄭寶清認為航空城主要開發區的蛋黃為中央主導,應該負全責。
如今民進黨拿下政權,鄭文燦宣布桃園航空城計畫要繼續執行但要修正方向,卻找來立場曾不同的鄭寶清當董事長。鄭文燦認為鄭寶清是專業經理人,為優秀幹才;鄭寶清也自認對航空城很了解。

中時電子報 甘嘉雯/桃園報導

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鄭文燦建2萬戶社會宅 估需720億

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承諾「四年內興建二萬戶社會住宅」政策,縣府城鄉發展局估算,每年興建五千戶要花一八○億元,四年就要七二○億元,這還不包含土地價款;由於費用龐大,城鄉局正評估鼓勵民間住宅出租、以補助租金替代等方案。
  • 新市府規劃4年建2萬戶社會住宅方案,未來也有可能採鼓勵民間住宅出租,政府再補助租金差額方式。 (記者謝武雄攝)
    新市府規劃4年建2萬戶社會住宅方案,未來也有可能採鼓勵民間住宅出租,政府再補助租金差額方式。 (記者謝武雄攝)
為了讓桃園未來的社會住宅政策更多元,縣府編列一一○萬元規劃費,針對明年度住宅政策及中程計畫,委託專業顧問公司進行規劃。
縣府城鄉局長吳啟民表示,社會住宅平均坪數以卅坪計算,每坪興建成本約九萬元。由於只租不售,最好能提供冷氣、廚具、基本裝潢,方便民眾「一卡皮箱」就輕鬆入住;如此一來,每坪成本約需十二萬元,總計五千戶要一八○億元,四年二萬戶就要七二○億元。此外,二萬戶房屋約需六十公頃土地,這也是難題。
城鄉局都市更新科科長莊敬權指出,即使每月房屋租金一萬元,五千戶社會住宅一年的租金收益也不過六億元,且後續租屋管理也很麻煩,如果鼓勵民間住宅出租,市府只要補助租金差額即可。
例如,同樣的房屋,外面租金要一萬五千元,市府的社會住宅補助租金五千元,民眾只要自付一萬元;至於興建社會住宅,只針對租不到房子的特定族群。
事實上,縣府目前已有房租補貼政策,僅針對弱勢族群。明年租金補貼共有四四○七人申請,其中一五八九人獲得營建署每月四千元租屋補貼,其餘的二八一八人由市府編列預算,每月補助三千元。
此外,鄭文燦也提出在地就業青年租金補助,每月五千元,名額一萬名;莊敬權說,未來這些租金補貼政策都會通盤考量。

自由時報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航空城浮濫徵收國際關注 知名雜誌籲支持抗爭運動

台權會下午發出新聞稿指出,昨(16)日世界知名環境雜誌《ECOLOGIST》刊登了英國作家Rose Bridger撰寫的「台灣:居民反抗『航空城』強制迫遷」一文,文中敘述航空城計畫重創台灣民主程序,摧毀大範圍的農地,對生態系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同時呼籲國際社會一同支持反徵收居民的抗爭運動。
台灣人權促進會表示,昨天世界知名環境雜誌《ECOLOGIST》刊登了由英國作家Rose Bridger所撰寫的「台灣:居民反抗『航空城』強制迫遷」(Taiwan: residents resist forced eviction for 'Aerotropolis' megaproject)一文,文中詳細敘述航空城計畫的通過如何重創台灣的民主程序,並指出航空城計畫即將摧毀極大範圍的農地,將對生態系不可彌補的傷害。
文中寫道,航空城計畫除了對居民權利的侵害和對環境的破壞之外,Rose Bridger更從國家土地政策和發展方向提出警語,揭露台灣政府透過區段徵收制度掠奪人民財產、圖利財團所造成社會不公,以及自經區發展模式對本土產業和在地居民可能造成的傷害。文末並介紹由反迫遷聯盟主辦的地景藝術節,並呼籲國際社會一同來支持反徵收居民追求土地正義和民主價值的抗爭運動。
台權會執委徐世榮教授強調,九合一選舉已結束,人民已顯現對土地炒作的極端厭惡,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都該好好省思,我們真的需要這種實質內容純為炒地皮的航空城開發案嗎?如果真的需要第三跑道,為何不能使用海軍留下來的跑道?為何要去徵收一大片的私有土地,並毀掉一大群人的家呢?桃園航空城的土地徵收有符合土地徵收要件嗎?
徐世榮強烈建議民進黨或是未來的執政黨,對於土地徵收應該要有正確及新的思維。

虛胖桃園航空城 三大地雷快炸了

九合一大選,桃園在意料之外變天,現任縣長吳志揚力推的桃園航空城,因為換人換黨執政而出現變數。
徵收土地是爭議核心一圈蛋白區,現在變一大坨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選後拜會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談話重點也是桃園航空城,柯文哲主張「桃園航空城第三航廈、第三跑道若沒辦法做,松山機場就不能遷建,北市往後五十年的發展將受影響。」其實,第三航廈、第三跑道是指航空城核心的「蛋黃區」,屬於交通部管轄範圍,蛋黃區外的「蛋白區?」,也就是周邊土地整體開發計畫,才是由桃園縣政府主導。
「桃園航空城之所以會引起地方這麼大的爭議,問題在於原本一圈蛋白,現在變成是一大坨蛋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說。
地方上傳言,吳志揚的航空城計畫得罪很多桃園當地民眾,除了吳連任失利,航空城徵收區所在地的蘆竹和大園區,幾個原本支持徵收的村長,也跟吳一樣連任失敗,反而力挺地方反對徵收民眾的兩位新科議員郭麗華和游吾和都高票當選。
一個號稱可以創造三十萬個就業機會,預計帶動二兆三千萬元經濟效益的桃園航空城,為什麼還沒看到效益,就引發爭議,進而牽動選舉結果?
桃園航空城區域開發案,早在前副總統呂秀蓮、新北市市長朱立倫擔任桃園縣長時就曾經提出,一直到二○○八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將此列入「愛台十二建設」,整個桃園航空城的土地徵收面積,才從二○○九年的七百四十五公頃(當時只有蛋黃區),一路膨脹到今天的三千一百五十五.一四公頃,五年長胖三.二四倍,成為台灣史上面積最大的土地徵收案。
地雷一:經濟規模局限光拚面積,不講實際效益
這個標榜如「荷包蛋」,總投資金額超過五千億元、範圍逾六千公頃的航空城計畫,蛋黃區以國際機場園區為主,包括第三航廈、第三跑道擴建,及原來的第一、二跑道及航廈。
桃園縣府負責的蛋白區,根據地方計畫,未來將規畫成五大區,預計引進金融國貿、旅館、娛樂、購物中心、餐館、商場、運動、醫療、觀光旅館度假飯店、商店街等行業。
航空城爭議最核心問題是:蛋黃加蛋白區計畫面積廣達六千八百四十五公頃(加計桃園縣政府其他計畫內容)、相當於二百六十三.三個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需要這麼大嗎?
「航空城的大小要看一個國家未來的經濟需求,並不是蓋一個全亞洲最大的機場,就能夠把機場變成東亞空運中心,以台灣的經濟規模來看,桃園機場的發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中華科大航空運輸研究所長李彌說。
就算真的要蓋一個這麼大航空城,李彌認為,在距離機場兩個小時車程以內,也都應該是屬於航空城的規畫範圍。換句話說,目前規畫設在蛋白區的文創、飯店、娛樂、住宅等,可以設在距離桃園機場兩個小時車程的基隆、台北、苗栗、台中等,根本不用直接就設在機場旁邊。
「現在桃園航空城的規畫,就是把所有的東西都集中在桃園裡面,所以才會造成種種經濟上的爭議,」李彌說。
這個集中開發的規畫,使得航空城包括蛋黃區與蛋白區,徵收戶數也是台灣史上最多,將有八千住戶被迫搬走。
第二個問題點是,從官方公布的資料,看不出桃園航空城重點發展何種產業?
地雷二:產業趨勢不明園區看攏嘸,還爆官員炒地
「之前中科四期或是大埔案,至少還知道這塊地發展面板產業,但是看看航空城,桃園縣政府說要蓋旅館、商場、購物中心等,這完全看不出葫蘆裡賣什麼藥?」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說。
整體計畫遠遠超出原先第三跑道需求,桃園縣府卻又提不出蛋白區的產業具體發展藍圖,這種所取遠大於所需的計畫與徵收引起爭議,接著又接連爆發兩任桃園縣副縣長李朝枝、葉世文捲入炒地案,引爆民怨、埋下吳連任失利的種子。
回想起當時內政部與桃園縣政府因為蛋白區「討價還價」的過程,今年二月才離開內政部長一職的李鴻源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他先前預言,吳志揚徵地拆房子不利大選,沒想到竟被他料中。
「我在內政部長任內曾經多次提醒桃園縣政府,這案子要拆這麼多人的房子,中間還要經過兩次大選,蛋白區畫這麼大,到底有沒有這樣的需求?」?李鴻源說,「我很委婉的告訴他們,這樣子做不實際,但是沒有人要聽。」
他會這麼說,是因為台六十四線西濱往機場方向,從八里、台北港一路通到楊梅,過了林口、接近桃園,在通往機場的路上,一大片的工業區連路燈、道路全部都架好了,就在航空城預定地附近,這些工業區每塊地都方方正正,但卻多雜草叢生。
他認為,這些地會晾在那邊,是因為當地地價已炒得太高了,「當土地成本變得那麼高,這塊地就死掉了?,如果離機場開車十分鐘的空地不用,還要去搞一個航空城,可以預見未來航空城的下場就會跟這塊荒地一樣,變成一場大災難。」
但是桃園選出的立委廖正井表示,航空城都市計畫大體上經過內政部營建署通過,大園九○%以上的住戶也都同意土地徵收,現在很多要進入桃園設廠的廠商,根本找不到土地可以設廠,基於經濟發展的需求,桃園航空城的計畫應該要盡速進行。
地雷三:缺水事情大條產業進駐,也不可能永續
但就算廠商有需求,航空城蓋好後,真如縣府預估將吸引二、三十萬人在此就業,還有缺水危機躲在後面,這是第三個大問題。
由於桃園用水完全靠石門水庫,但石門水庫淤積了三分之一,僅剩下三分之二桃園、新北共用,桃園是北台灣缺水最嚴重的地方。李鴻源認為,將來桃園航空城,如果真的要增加這麼多人跟產業,以桃園缺水的嚴重性來看,未來產業有沒有辦法永續經營都會是一個問題。
最後就算土地、缺水都解決,政府也畫好航空城重點產業發展藍圖,「但我還要告訴大家:並不是巢蓋得很大、鳳就會飛過來,並沒有『築巢引鳳』這種事情!」李彌說。
因為在全球化的趨勢裡,生產、消費都是重要的元素,這兩個元素加起來,才會造成物流、人流大幅度的成長,現在台灣既不是亞洲的生產中心,也不是世界的消費中心,如果在全球經濟的發展中,不確定台灣扮演的角色,卻要推動勞師動眾、勞民傷財的航空城,這政策的成本效益如何,該趁著這次桃園變天,重新審視。

神州股票資訊 報導

航空城浮濫徵收國際關注 知名雜誌籲支持抗爭運動

航空城浮濫徵收國際關注 知名雜誌籲支持抗爭運動
世界知名環境雜誌刊《ECOLOGIST》16日刊登英國作家撰寫的「台灣:居民反抗『航空城』強制迫遷」一文,呼籲國際社會一同支持反徵收居民的抗爭運動。(資料照,記者陳淑貞攝)
台權會下午發出新聞稿指出,昨(16)日世界知名環境雜誌《ECOLOGIST》刊登了英國作家Rose Bridger撰寫的「台灣:居民反抗『航空城』強制迫遷」一文,文中敘述航空城計畫重創台灣民主程序,摧毀大範圍的農地,對生態系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同時呼籲國際社會一同支持反徵收居民的抗爭運動。
台灣人權促進會表示,昨天世界知名環境雜誌《ECOLOGIST》刊登了由英國作家Rose Bridger所撰寫的「台灣:居民反抗『航空城』強制迫遷」(Taiwan: residents resist forced eviction for 'Aerotropolis' megaproject)一文,文中詳細敘述航空城計畫的通過如何重創台灣的民主程序,並指出航空城計畫即將摧毀極大範圍的農地,將對生態系不可彌補的傷害。
文中寫道,航空城計畫除了對居民權利的侵害和對環境的破壞之外,Rose Bridger更從國家土地政策和發展方向提出警語,揭露台灣政府透過區段徵收制度掠奪人民財產、圖利財團所造成社會不公,以及自經區發展模式對本土產業和在地居民可能造成的傷害。文末並介紹由反迫遷聯盟主辦的地景藝術節,並呼籲國際社會一同來支持反徵收居民追求土地正義和民主價值的抗爭運動。
台權會執委徐世榮教授強調,九合一選舉已結束,人民已顯現對土地炒作的極端厭惡,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政府,都該好好省思,我們真的需要這種實質內容純為炒地皮的航空城開發案嗎?如果真的需要第三跑道,為何不能使用海軍留下來的跑道?為何要去徵收一大片的私有土地,並毀掉一大群人的家呢?桃園航空城的土地徵收有符合土地徵收要件嗎?
徐世榮強烈建議民進黨或是未來的執政黨,對於土地徵收應該要有正確及新的思維。
Rose Bridger 文章英文原文如下:http://ppt.cc/axOT
民報報導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Taiwan: residents resist forced eviction for 'Aerotropolis' megaproject


Communities facing around Taiwan's Taoyuan Airport are facing huge land grabs for a vast airport city that will line the pockets of powerful officials, politicians and developers, but leave them with nothing, writes Rose Bridger. Now, faced with official abuse and police brutality, they are fighting back with street protests and art proje

Authorities are pursuing land acquisition in the absence of clear plans for a viable project,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Aerotropolis is a pretext for a land grab.
Taoyuan Airport, serving the Taiwan's capital city of Taipei on the northern tip of the island, is not unusual in planning expansion: A third runway and passenger terminal are planned.
But around the airport, government and big businesses are pursuing a far larger development: a megaproject called an 'aerotropolis', or airport city. Phased commercial,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s envisaged over an area totalling over 4,700 hectares.
The scheme encompasses a tourist resort with hotels and theme park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space, convention centres, business premises such as offices, R&D facilities and assembly plants plus accommodation for 300,000 people.
The government intends to expropriate most of the site, over 3,700 hectares, mostly consisting of highly fertile farmland, from residents and landowners. There are 15,000 houses in this area and 46,000 residents face losing their homes and land.
Many of these people do not wish to give up their property for the project and the government's land acquisition procedures violate land rights enshrined in Taiwan's constitution
An animated promotional video depicts the planned construction of the Aerotropolis. Identikit rectangular buildings metastasize outwards from the airport. Cultural facilities lik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s are graced with more interesting curved facades.
Urbanisation sprawls outwards as if expanding into nothing; the film makes no reference to the farmland and villages that would be destroyed by bulldozers.
Lining roads with trees, planting roofs with grass and shrubs, and a host of superficial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itiatives such as waterways, trains and bicycles and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are just green garnish.
Loss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damage to ecosystems would be irrevocable and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Aerotropolis plan is locking in fossil fuel intensive aviation dependency, and the consequent high level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Protests and police brutality
Affected residents who do not want to leave, and the civic groups and activists supporting them, have held a multitude of protests against compulsory land expropriation, calling for fair, open public hearings.
In December 2013 protesters were refused admission to a meeting deciding whether the government would seize land for the Aerotropolis project. Some tried to climb over the wall but police stopped them by holding onto their feet. A few protestors were then admitted, but were only given a few minutes to speak.
Chan Hsien-chang, spokesperson for the group established to oppose forced land expropriation, the Taoyuan Aerotropolis Self-Help Association, challenged the necessity of a third runway as passenger numbers are actually declining. He also questins the compulsory acquisistion of land for later stages of the project that are not scheduled to start for 20 years.
Opponents of the Aerotropolis are sceptical of the purported economic benefits to local people, contending that the project stands to benefit corporate interests, especially cronies linked to the government. One protester was forcibly removed by police officers.
The committee approved the land seizure, but affected residents only found out several hours later when they were questioned by reporters. One protestor performed a striptease act to represent the stripping away of land from the people.
On 22nd June about 500 protesters marched through the city centre carrying yellow banners painted with the slogans they shouted: "Anti-Greed & Corrupt""Anti-Eviction","Anti-Land Grab" and "Public Hearing". Many also conveyed messages on T-shirts and headscarves.
On reaching the Taoyuan government offices they blocked traffic and performed a slow motion march walking a few paces then stopping to kneel and pray, repeating the sequence many times.
Project opponents excluded from the key planning meeting
Two days later a planning meeting about the Aerotropolis was held, but only a few stakeholders were allowed to attend, and they were permitted to speak for just three minutes. Wang Po-hsuan of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repeatedly asked for more residents to be allowed to speak.
Her requests were denied and she and the other residents' representatives were dragged out of the meeting by police. Outside, protesters denied access to the meeting attempted to climb over barriers and a police blockade, but were pushed back.
On 17th July a group of residents, predominantly women, who may face forced eviction for Taoyuan Aerotropolis demonstrated outs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gency, where a meeting was being held to review the project.
They held up maps showing how the expansion of the airport and Aerotropolis development is encroaching on homes and farmland.
Some residents explained they had lived on the land for many generations, worked for 20 years or more to earn sufficient money to build their homes, and that the compensation offered by the government would be a mere fraction of what would be required to buy another house in the area.
One of them, Lu Li-chin, questioned the necessity of land acquisition when large areas of government-owned land languish unused.
In September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gency came under fire from activists from the Snails Without Shells Alliance (a social movement demanding housing justice) forfuelling land speculation.
Rural land is undervalued, far below its market value. But once this land is zoned for residential or commercial use, its value rockets upwards, lining the pockets of construction firms. Authorities are pursuing land acquisition in the absence of clear plans for a viable project,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Aerotropolis is a pretext for a land grab.
State-sanctioned robbery - for the profit of the few
Journalist J Michael Cole explains how approval of land acquisition for Taoyuan Aerotropolis has trounced the democratic process.
Expedited hearings failed to adhere to standard protocols for such projects and community support organisations were alarmed to hear that,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 if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demolish people's homes for the project, they would be unable to prevent it.
Cole also lambasted Taiwan's mainstream media outlets for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Aerotropolis project, and for failing to "join the dots" and recognise its pivotal role in an alarming wider picture of "government-sanctioned land grabs" benefiting investors and developers.
Land expropriation is a catalogue of injustices and a key human rights issue in Taiwan. The government repeatedly abuses its powers of eminent domain (compulsory purchase) to seize homes and farmland, by means of 'zone expropriations' whereby large areas are subject to compulsory sale to the government for development projects.
Part of the land is used for infrastructure whilst other portions are sold to raise funds for construction or local government finance, topping up coffers that are depleted by low tax rates. At the beginning of 2014, the number of pending cases of 'zone expropriations' totalled 95, covering over 7,600 hectares.
Taoyuan Aerotropolis is by far the largest, accounting for nearly half of this land area. The threat of the biggest land expropriation in Taiwan's history is looming.
Professor Shih-Jung Hsu, Chair of Taiwan Rural Front and a member of the steering group of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describes land expropriations as "robbery".
Affected people have just two choices, both of which leave them facing financial loss or ruin: they can accept a small amount of monetary compensation; or apply for alternative land ownership, whereby they have to accept a smaller area of land, frequently of poorer quality.
The government routinely expropriates more land than is required for the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some instances, odd, irregularly shaped areas are earmarked, targeting vulnerable communities least able to resist.
Demolition, dispossession & distress - the Dapu case
The worst case of state-sanctioned robbery occurred in the farming village of Dapu in Miaoli County,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country. The government designated 156 hectares of land for an industrial complex but a substantial minority of homeowners did not want to relocate.
On 9th June 2010 villagers' rice fields were bulldozed by the government in a dawn raid, protected by hundreds of police, two weeks before the crops were due to be harvested. A citizen journalist filmed the incident, which drove an elderly woman whose land was destroyed to suicide.
Then last year, on 18th July 2013, police razed the homes of the last four remaining resisting households to the ground, including a home and pharmacy owned by Mr Chang Sen-wen.
The demolition took place while the matter was still being contested in court on a day when the home owners were absent - with supporters demonstrating outside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in Taipei.
Chang Sen-wen's wife, Peng Hsiu-chun was at the protest. When told that her home had been demolished she screamed. She then collapsed to the ground after being hit with a police officers' shield. Thuggish treatment of many protesters by police triggered civic disobedience all over Taiwan.
A month after the Dapu demolition nearly 10,000 protestors gathered outside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demanding reform of the Land Expropriation Act, a demonstration which escalated into a wider anti-government protest.
Banners proclaimed: "Yesterday Dapu was torn down, today the government will be torn down". Some activists sprayed the worlds "tear down" on a government building, the very words that are sprayed on homes marked for demolition. Then they occupied the Ministry of Interior for 20 hours.
But for many, the stress of fighting the Government is too much
Chang Sen-wen'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had deteriorated during the ordeal that ended with his family home and business premises being demolished.
Two months later he was found dead in an irrigation channel ditch close to where his home once stood.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he committed suicide. Hundreds of people from all over Taiwan attended Chang Sen-wen's funeral.
Already, distress over the prospect of forced land expropriation for Taoyuan Aerotropolis has caused the suicide of an elderly Taoyuan farmer.
La A-yun, whose family's home land was acquired for an access road and park, killed himself by drinking toxic herbicide in November 2013. Relatives found his body when they when they returned home from participating in a protest rally against the Aerotropolis.
He was dismayed that his family had been forced to live on their ancestors' cemetery plots. One of his sons, Lu Wen-Chang, said that he was overwhelmed by the loss of his life's work and felt ashamed that he had been unable to protect the family inheritance.
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 - where land grabs are unstoppable
Big-business is not just salivating over the cheap land that the Aerotropolis promises to deliver them. The government intends to use the project to spearhead a corporation friendly low tax regime, by designating it as one of several Free Economic Pilot Zones (FEPZs).
FEPZs would have a lax regulatory framework in order to facilitate industrialisatio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other locations would be major ports.
Plans for preferential treatment in the form of tax breaks are certainly comprehensive; tenants would be "exempt from customs tariffs, commodity taxes, business taxes".
Also, worryingly for land rights, Taiwan's policy-planning agenc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 promises investors "more convenient land acquisition". The government's long term plan is to spread FEPZs "throughout the whole country", an enormous step towards turning Taiwan into a corporate playground.
Civic groups oppose FEPZs for taking deregulation too far, favouring large foreign corporations over local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eroding workers' rights.
FEPZs and the 'China connection'
There are also concerns that FEPZs are a 'back door' way of strengthening trade ties with China. Facilitat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aiwan's neighbouring industrial superpower would downgrade the country's sovereignty.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s attempting to railroad FEPZs through the legislature after a student-led occupation movement in March derailed a trade pact between the two governments. There is particular concern that farmers would be trampled on by the free flow of goods.
Social movements have slammed the zone plan as a "suicide pact" for Taiwan farmers, as their incomes are already low and lifting restriction on imports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would be unfair competition due to lower labour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in China.
J Michael Cole points out another legislative manoeuvre that has already increased China's control over the island. Under regulations that were passed in 2012 "China can participate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act as contractors."
China has wasted no time "zeroing in" on Taiwan's key sectors, he adds: "landmark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the high-tech industry, commercial real estate, and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The Taoyuan Aerotropolis project ticks all these boxes.
An alternative art festival
Campaigning to raise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of the Taoyuan Aerotropolis scheme and the plight of affected people has been boosted by an extraordinarily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Aerotropolis Land Art Festival, held on farmland in the project area.
The event was organised by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supporters in response to a government supported Land Art Festival on a disused military base adjoining Taoyuan Airport in September. Photographs of the main attraction, a 25 metre high 'Moon Rabbit' sculpture, were beamed around the world.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a small group of protesters attempted to submit a petition calling for a fair and open hearing. Their request was denied and they were brutally removed by police. One woman was injured and hospitalised.
Two months later the community-based Aerotropolis Land Art Festival opened, celebrating the communities, farming and wildlife threatened with obliteration.
Famous bands performed and art installations were linked by a bicycle trail. Visitors hit back at the Aerotropolis, demolishing a model of it with wrecking balls covered in anti-government slogans.
The focal point was the 'Lost Bear' sculpture, symbolising the sadness of people who fear being uprooted. The height of a three-storey house, the bear's 'fur' was made from strips of cloth intricately folded around a wooden frame. Thousands of people flocked to the festival. It was so successful that its planned two-week duration was extended to four weeks.
Community-based art has proved a powerful force for engagement in a campaign that is of the utmost urgency. Land seizures for Phase 1 of Taoyuan Aerotropolis are scheduled to commence in 2015.
Campaigners attempting to stop forcible land expropriation are up against powerful vested interests. Taoyuan residents living under the shadow of displacement need worldwide support from movements for land justice, democracy and preservation of farmland.




Rose Bridger (@RoseKBridger) is the author of Plane Truth: Aviation's Real Impact o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published by Pluto Press.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桃園房市雙捷交會 大園逆勢成長




桃園航空城推動時程生變,但航空城捷運綠線仍釋出長期利多,不僅
大園鄉11月建物買賣移

轉棟數年增率逆勢居桃園縣之冠,行經4鄉鎮市房價,過去一年也都有兩位數成長。




機場捷運A11站區成形,為桃園房市帶來實質利多。(圖/龍益雲)


桃園縣升格直轄市首屆「市長」選舉,民進黨籍鄭文燦打敗國民黨的吳志揚。鄭文燦雖強調

航空城是必須推動的國家重大建設,但多次重申將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執行,除保障民眾參與

及地主權益,並將炒地皮疑慮降到最低,減少不必要的政商勾結、特權炒作。 鄭文燦的說

法,頗令房地產市場擔憂桃園航空城進度,台灣房屋認為,台灣房地產在長期朝野政策面作

多,持續穩定盤整,在政治上已經取得勝利後,就會回歸經濟面,桃園縣遠景也看好,國家

發展委員會剛在上月25日審查通過桃園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航空城捷運線暨土地整合發展計

畫綜合規畫報告書。 桃園縣政府將桃園航空城捷運定位為「綠線」,行經八德市、桃園市、

蘆竹市、大園鄉,也是近年全縣房地產相對量、價俱揚的區域。 桃園縣政府地政局最新統計

11月桃園建物共買賣移轉3,299棟,逆勢月增6.25%。其中大園鄉178件,月增157.97%,居全

13鄉鎮市之冠,也創14個月新高。 台灣房屋深入了解大園鄉逆勢成長的原因,在於竹圍段

子林小段有126件位於大園鄉三民路2段,規畫229戶套房電梯大樓「MOMA」陸續交屋,

坪數介於16坪~20坪,購買者以在桃園國際機場就職者為主。優勢在於接近機場捷運A11站、

「綠線」G31站的雙捷運交會站,再加上緊鄰公園綠帶,個案平均成交單價約23萬元水準。 

台灣房屋智庫經理江怡慧說,大園鄉仍圍繞桃園航空城話題,除國際機場所在地,「綠線」

行經大園鄉更一反過去航空噪音影響居住品質、房價低的刻板印象,曾幾何時也出現「2」字

頭房價。 目前政府規畫「綠線」G4站至G32站(也是機場捷運「藍線」A11站)路段預計

2021年優先通車,2025年全線通車,即使今年以來打房政策不斷,但「綠線」行經的八德

市、桃園市、蘆竹市及大園鄉房地產照漲不誤。根據實價登錄統計來看,「綠線」行經這4個

區域,近一年房價漲幅至少12.5%,最多25.4%,若沒有打房政策,漲幅恐更為驚人。 

房地產業界認為,桃園至今消息面利多不斷,基本面是台灣未來黃金十年希望所在,航空城

短期來看似乎變數大,但終究會執行,因為第3航廈和第3跑道計畫攸關台灣在亞太的經濟和

航空產業發展、刻不容緩,綠軍這次大勝,一定也要趁勝追擊拿下2016年的總統大選,執政

的縣市一定會加緊創造政績。



記者龍益雲/桃園報導 

《賭一口氣》 航空城迫遷紀錄片獲獎

桃園航空城爭議不斷,紀錄片導演陳曉雯以「在水泥跑道上播種」為題,拍出當地居民的無奈與憤慨,獲得桃園國際城市紀錄片第三名,但前兩名從缺;反對航空城計畫的陳曉雯說,當初就是「不甘心」航空城計畫,才故意參加桃園縣政府舉辦的比賽,沒想到會得名,五萬元獎金要用來繼續拍攝紀錄片,為居民發聲。
  • 「在水泥跑道上播種」劇照。(陳曉雯提供)
    「在水泥跑道上播種」劇照。(陳曉雯提供)
  • 「在水泥跑道上播種」劇照,記錄著被迫遷居民的無奈與憤慨。  (陳曉雯提供)
    「在水泥跑道上播種」劇照,記錄著被迫遷居民的無奈與憤慨。 (陳曉雯提供)

縣府文化局昨天舉辦「桃園國際城市紀錄片頒獎典禮暨論壇」,以「城市蛻變」為題徵件,共有四十五組團隊參加徵選,最後由「非法移民」、「在水泥跑道上播種」、「繪一世人」併列第三名;評審吳乙峰說,三部作品都表現得很好、難分高下,但仍缺乏完整性,最後評審決定讓前兩名從缺。
長期關心桃園航空城議題的陳曉雯說,原本想透過網路募款完成這部紀錄片,剛好看到文化局的徵件活動,抱持「賭一口氣」的心情參賽,沒想到竟通過審查,還拿到文化局的補助,感謝文化局和評審。

導演陳曉雯:要繼續拍攝

陳曉雯拍攝時深入當地,了解居民訴求後,更堅定反對航空城計畫,她表示未來還會繼續關注,在居民受到公平對待之前不會停止拍攝。
文化局長張壯謀表示,文化局不會干涉任何創作,桃園航空城是大家要共同面對的議題,一件事情本來就會有不同的面向和觀點,對作者充分尊重。
另外,「繪一世人」導演江宗傑是土生土長的桃園人,目前是自由影像工作者,因為高中常去中壢市的中源影城看電影,電影夢因此萌芽;他說,首次回鄉創作,選擇對他最具意義的中源影城,記錄手繪電影看板師傅謝森山,目睹手繪電影看板被電腦輸出取代的經過,以及台灣電影業的快速變遷。
由張緯誌、陳高榜和王麗秋拍攝的「非法移民」,記錄蘆竹市農民對抗非法移民「紅火蟻」的入侵,不但承受身體的疼痛,心理上也有無知的恐懼。

記者林近/桃園報導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桃園換黨 航空城添變數



桃園升格首戰,代表民進黨出征的鄭文燦贏得首屆直轄市長寶座,面對各界關切的桃園航空城計畫,卻可能增添變數。鄭文燦多次強調要與民意站在同一陣線,如果爭議地地主堅持,會考慮保留,意即現正公布的都市計畫書圖,可能作廢!
號稱台灣有史以來最大都市計畫案的桃園航空城計畫,雖然鄭文燦不只一次公開表示支持,但面對土地徵收可能面對的問題,他堅持「徵收土地首要條件是獲得地主同意!」強調在沒有影響公共建設的情形下,若居民堅持,會考慮保留,對於今年7月29日才經內政部都委會審定,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也於日前完成修正的航空城計畫書圖,無疑是投下震撼彈。
地主不同意 考慮保留
交通部長葉匡時昨天坦言,新任桃園市長鄭文燦說要重新審視航空城計畫,而這必將影響航空城的推動時程與計畫。
新修正的航空城計畫書圖上月下旬才由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局對外公告,但航空城現在仍存在許多不同意見,鄭文燦坦言下鄉時,聽聞有些地主仍不願意被納入航空城的範圍,在基於尊重的原則下,將由專家審議再進行細部調整,並將公民聽證制度納入自治條例,建立公民參與機制,由下往上聽取人民的聲音,避免大埔事件憾事發生。
鄭文燦也提到,現有的土地徵收發還地主比例將從40%提高到45%。雖然吳志揚團隊曾表示,如果抵價地比率提高,相對公設變少,將拉低土地價值,恐影響財務的可行性;但鄭文燦認為未來的航空城,應該是全民利益共享的航空城,因此要用審慎、公平的方式來推動,「該給鄉親的不能少!」
重新審視 計畫恐作廢
至於選前被桃園地院法官錢建榮批評為是隻「不倫不類怪獸」的桃園航空城公司,鄭文燦說,航空城公司與市政府業務範疇重疊,疊床架屋設立「公司」,顯然想要規避議會監督,違反民主最基本的透明跟制衡原則,因此未來新市府的桃園航空城公司,將簡化為只有「招商」一項,其他業務回歸市府,並重新改組招募人才,聘請具國際經驗的執行長,讓業務單純化。
鄭文燦說,航空城並不是他上任後要兌現的第一張支票,「兼顧堅持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才是更重要的事!」
蔡依珍、蔡瑋棋/中時電子報報導

「吳規鄭不隨」 桃園航空城砍掉重練

九合一選舉不僅造成台灣藍綠版塊重組,現在許多重大政策也要重新調整,各界關切的桃園航空城計畫,可能增添變數。即將就任桃園市長的鄭文燦,多次強調要與民意站在同一陣線,他知道有些地主不願納入航空城範圍,如果地地主堅持,會考慮保留,這表示已經審核修正的航空城計畫書圖,將面臨作廢。
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航空城)在推動的過程當中,有產生一些外界的疑慮,包括說計畫不夠透明不夠周延,或者是進度緩慢的問題,也造成很多土地價格狂飆,但是並沒有相關的產業投資。」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上任後,第一個挑戰就是重新審核桃園航空城的計畫,桃園市長當選人鄭文燦:「當有讓不同意見的時候,我認為能夠讓不同意見充分表現,這是滿重要的。」
堅持與民意站在同一陣線,鄭文燦徵收土地首要條件,是要獲得地主同意,強調沒有影響公共建設的情形下,若居民堅持會考慮保留土地,也就是說原本在吳志揚任內早就審核修訂的航空城計畫書將面臨作廢,吳規鄭不隨,也讓桃園航空城投下一枚震撼彈,不過要是真的將土地徵收發還地主,比例將從40%提高到45%,如果抵價地比率提高,相對公設變少,將拉低土地價值,影響財務可行性,民眾:「覺得重大政策應該都會延續,但是取決於說縣市政府,他有沒有相當大的財力去做這件事情。」另外和市政府業務範疇重疊的航空城公司,也將砍掉重練,未來航空城公司,只簡化為「招商」,其他業務回歸市府,另外將會重新改組,招募人才讓業務單純化。
  • 東森新聞/桃園報導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是公益還是魔獸

作者:王寶萱(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秘書)

繼25日錢建榮法官為文揪出航空城公司這隻魔鬼,桃縣府隔日立刻發文「駁斥」,整個駁斥文卻透露出該公司更多問題。

吳縣長急於撇清,指出「該公司組織條例是前任議會時通過,與他無關」,顯然未虛心理解人民的擔憂。航空城公司組織自治條例固然是在吳志揚出任縣長前通過,然而該公司變成「制度裡的魔鬼」,卻是在2011年1月18日縣長在任時組織自治條例修法之後,當時修法有兩個重點:1、移除原本得由行政院指派董監事三人的條文,讓桃縣府得全權掌握航空城公司,不受中央監督;更重要的是2、將原本僅能在「成立時」由兩個工業區「基金」投資的限制,放寬為在任何時刻可以「公務預算、基金、或資產等」投資該公司,大開方便之門,導致該公司逃脫了《預算法》要求特種基金「專款專用投資」的規定,而規避實質監督。

如此修法大開方便之門,創造出這個紊亂政府體制,公權力遁入私經濟規避公法原則的大魔獸,人民難道不能提出質疑並要求監督嗎?

桃園航空城總經理、工商發展局副局長王允宸的發言,更讓人對該團隊的能力存疑,航空城公司的問題從來不在於進行土地徵收業務,也如王副局長所言,公司業務並不包含航空城的土地徵收。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在於航空城計畫徵收過來的土地之「開發與招商業務」,包含資產的營運管理。事實上,航空城公司最大的問題正在於不需要處理土地徵收業務,不需負擔約1700億的徵收成本,卻可能坐享徵收後至少600公頃配餘地(扣除發還給地主部分)所可能衍生的利益。

這1700億的區段徵收經費,縣府將透過平均地權基金以人民的信用向銀行貸款取得,但土地取得後縣府卻打算「委由」航空城公司負責招商管理,後續利潤將落於何處?獲利之後的轉投資亦由縣府完全掌控,會否再發生公報私帳或投資家族企業疑雲也讓人擔心。該公司成立至今,沒有任何具體成效,但縣府除了直接投資5億元資金之外,在條例放寬後,又移轉了1億八千多萬元資產「桃園北區綜合展示館」至航空城公司名下,未來會不會再將航空城計畫徵收而來的土地也移轉至此公司?縣府是否願意出面承諾?為何航空城公司的設置不用比照隔壁的國營機場公司,明文限定僅能「由政府獨資經營」,反而容許私有化空間?王副局長發言未能澄清上述疑點,也令人遺憾。

最荒謬的是在文末,還祭出法官的「不語守則」,試圖暗示錢法官應噤聲。而縣府新聞處長朱康震更向媒體表示以法官名義於「選前」四天公然在媒體投書並不妥適的說辭。桃縣府豢養如此一隻破壞政府體制、公法遁入私法的大魔獸,身為公法專家的法官點出事實讓選民來檢驗,實在難以理解其不妥適之處何在?

反觀縣府在選前四天,釋出「航空城捷運線已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審查,且可以立即著手發包開工」的新聞稿,造成航空概念股飆漲的情事,然而,實際查訪國發會網站,卻完全找不到此案已通過審查的相關公告,本案亦尚未獲得行政院核定,該捷運線有五個站體,土地均座落於航空城計畫中,但土地徵收程序審查都尚未開始,何來可以發包開工之說?作為地方政府,如此濫用行政權混淆視聽,又是否妥適?這才是桃園縣政府需要出面具體澄清的事情。

本文2014年11月27日刊登於【蘋果論壇】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真實世界的「怪獸電力公司」

作者: 柯格鐘(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在美國好萊塢電影「怪獸電力公司」中的毛怪與大眼怪,是兩個專門在夜間通過特殊門,從怪物世界進入人類世界去嚇唬孩童,藉以蒐集驚叫聲作為供應怪物世界電力的「怪獸電力公司」能源的嚇人專家。近日,在報紙整篇撲天蓋地有關北市長候選人的選舉新聞中,看到未曾激起太大漣漪的角落,那是某都的某位候選人指控另一位現任縣長的候選人,利用某家公司之公帳報私人旅遊費用,甚至還轉投資縣長家族經營公司的新聞。說真的,個人並不知道此一涉及到諸多刑法中犯罪(例如偽造文書、背信、侵占),違反商業會計法,乃至於涉及公司逃漏稅捐(假報公司旅遊與交際應酬費)等的諸種行為是否為真,倒是這個新聞讓我注意到,這家堪稱為真實世界中的「怪獸電力公司」,那就是桃園航空城股份有限公司。
這家桃園航空城公司是在2009年,依據桃園縣桃園航空城股份有限公司組織自治條例而設立,並於翌年5月向經濟部完成辦理營利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之設立登記,目前是由桃園縣政府單獨出資5億成為唯一股東,屬於完全縣營的公有股份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特殊」之處甚多,在此僅舉出兩點。首先,桃園航空機場與航空城區域計畫之設立,顯然是為了因應台灣作為亞太營運中心、擴展自由貿易港區,屬於國家戰略級的重大交通建設,因著此項重大建設之開發所取得的資源,包括管轄土地面積為全國最大(用地總計4700公頃,扣除機場與發還地主土地與公設地仍有600公頃)、物流與人流最密集(預計15年後之貨流450萬噸、出入境達6千萬人次)、每年創造近2.3兆元的龐大經濟效益,除了專注於特定業務的國營機場公司與可能為三市共營的機場大眾捷運公司以外,中央交通部乃至於行政院就這樣把巨大可達兆元以上的開發利益,一言不吭完全拱手讓給桃園縣,這不僅是出奇地大方,也違反常理,更違反中央過去經常集權又集錢的慣例,簡直到了讓人嘖嘖稱奇,說是不可思議也不為過的地步。
其次,這家公司目前之董事13人、監事3人,全由縣府中的一級主管與該區鄉鎮市首長兼任,依據組織條例的規定,有關公司資本額的調整、營運計畫、投資轉投資、以公司財產作擔保或抵押借款,需要報請縣政府核定。換言之,這家堪稱全國最大之土地開發公司的發展與招商計畫,既由你公司董事會成員一手策劃決定,計畫出台後也是由你縣政府中的同一批人作成核定。而這些董監事成員們,沒有一個人出過半毛錢,卻可以用兩次的會議就完全搞定,這大筆金錢的用處與去處,也就是將來該公司要與誰合作,土地要蓋什麼、將來要租給誰作生意,向誰增資募股,又要轉投資誰,還可以拿公司之財產替人擔保,向人借錢。在這些過程中,完全由同一批人決定,除採購成本列入資產需適用政府採購法以外,錢要怎麼用與用去哪裡,既無庸適用預算法、也沒有會計法與審計法的適用,又不需要公開給局外人知悉(因為這是公司營業秘密),這不僅要說是不可思議,應該更說是怪異,已經達到違法又違憲的程度了。
所以說,真實世界中的怪獸電力公司,是個掌握著龐大經濟利益,卻又欠缺實質有效監督的縣營公有公司。它利用全體縣民乃至於全體納稅人所繳付的稅款,也以人民之信用作為擔保借款,再加上縣政府動用公權力,強徵當地許多人賴以維生的家園土地,讓人要上街頭抗爭,流汗、流淚甚至要流血,又犧牲許多人的生活記憶,這樣才好不容易徵收而取得的土地,就這麼輕易地移轉到這家怪獸電力公司的名下,再讓因為土地開發可能帶來的龐大經濟利益,隱藏在公司董事會決議與營業秘密下,將本來應該要由全民共享,至少也應歸給全體桃園縣民共享的經濟利益,最終不知要將利益如何分配與分配給何人(請自己猜)。其實,作為一介平民百姓,個人從來就不曾擔心過這些候選人口中,能否開放台灣,走向全球的競爭力問題,我擔心的就只是這些聲稱為著全體民眾利益著想而為的政府行為,這經濟利益的大餐到最後究竟是讓誰給整碗端走了呢?

本文2014年11月27日刊登於【自由廣場】

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桃園航空城公司裡的魔鬼

作者:錢建榮(桃園地方法院法官 )

若非桃園縣府高官藉勢核銷吳志揚縣長經費的新聞爆發,外界甚或桃園縣民,恐怕根本不知道有「桃園航空城股份有限公司」這隻不倫不類的怪獸存在。
據報導,早在2011年間,桃園縣府局處首長帶著航空城公司總經理到中國「考察」,用航空城公司的經費採購,也要該公司核銷。公司經辦人員要求依《政府採購法》辦理,就被總經理斥責:「這是大老闆要報銷的!」之後那位不願配合的員工被航空城公司開除,至於他早在三年前就向調查站提出的上述檢舉,三年來至今沒有下文!


董監事全是縣府官

弊端只是冰山一角,最重要的是找出制度細節裡的魔鬼。看看「桃園航空城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與組織架構,該公司從事的就是桃園航空城徵收用地的開發與招商業務,除了董事長與總經理找了兩位看似學者的人充數外,其餘所有董事、監事,全是桃園縣一級主管與大園鄉長、蘆竹市長。這些人一手掌有公權力,另一手卻在私經濟的公司裡,將徵收自縣民的土地拿來說是促進經濟發展。但監督在哪裡?
一個股份有限公司,全由桃園縣政府獨資五億元經營,殊不論這在其他已升格的五都政府組織條例中,找不到類似的規定。因為很難想像,當中央政府獨佔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照顧事業後,地方政府還有什麼實際需要,必須設置事業機構來履行?
內政部對於航空城土地徵收案的「公益」審查是否形同放水,或許還有賴司法機關事後審查監督。但眼下內政部對於桃園縣政府獨資成立的「航空城股份有限公司」,看起來怕是已然放水,而且難有司法權監督節制。
首先,航空城土地徵收案至今未合法完成,但早在2009年,內政部就同意備查《桃園縣桃園航空城股份有限公司組織自治條例》,允許桃縣政府設立航空城公司。原先縣府是以「工業區開發管理基金或投資開發基金投資」,此種以特種基金,專款專用的投資方式才能受《預算法》控制,但是2011年該組織條例修法,卻讓桃園縣政府「得以公務預算、基金或資產等投資」,無底線的拿縣民納稅所得投資航空城公司,這樣逸脫《預算法》的行為,縣議會或中央機關真能有效監督? 

監督機制蕩然無存

其次,公司董監事部分,原來由行政院指派董事二人、監察人一人的規定也被拿掉,改為董事、監察人由縣府全權決定,導致現行所有董監事竟全是縣府一級主管兼任,包括副縣長在內?本來縣政府應該是航空城公司的監督主管機關,卻全都成了被監督的對象?我們實在難以理解地方自治主管機關內政部,究竟是如何准予桃園縣政府備查這個公司的組織條例?
當今依法行政原則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防杜國家遁逃至私法領域,躲開公法原則的拘束(例如《政府採購法》),藉口私經濟行為的交易自由,恣意濫用、販賣公權力。須知所有拘束國家公權力的法律監督,代表的就是人民的監督,如果連最基本的監督機制都蕩然無存,這何嘗不會成為制度性的官商勾結?
思想史家稱為「法國大革命化身」的西耶思(Sieyes)在1788年法國大革命前夕出版的《論特權》書中提到:「那些層出不窮,看似盲目的事件與惡法,其實早在背地裡,讓廣大群眾不自覺地走回險惡的環境。人民已經被剝奪了原有的一切,如今一無所有,只剩用敬意讚揚這些為國效力者的權力。
這是他們用來激勵那些有能力作出貢獻的人,僅剩的辦法。你們現在還想搶走他們身上最後的資產,要他們交出僅存的敬意,卻無助於他們人生的幸福?」

本文2014年11月25日刊登於【蘋果論壇】

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航空城地景藝術節




歡迎下載!航空城地景藝術節導覽DM



航空城地景藝術節導覽DM 下載

(第一展區:迷失小熊旁的帳篷區,也會提供紙本供索取)

毀塘滅農航空城、立即開啟個案環評:航空城地景藝術節(劫)即將開幕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團體於6日在環保署前召開記者會,遞交第三跑道環評的公民告知書,要求環保署硬起來,不該再坐視航空城計畫毀壞溼地埤塘、毀村滅農,放任開發單位規避「第三跑道」的個案環評,否則居民將提起相關法律救濟程序。記者會上亦宣告被徵收居民自行籌組的「航空城地景藝術節(劫)」即將於本週六下午隆重開幕,呼籲所有關心台灣環境與土地的人民一同來關心,到航空城徵收區看看這個空城計畫將可能對我們的國土造成什麼樣不可抹滅的傷害!

航空城計畫毀村滅農、殘害溼地埤塘
航空城計畫將徵收2503公頃的農地,其中有1487公頃位在曾被認定為優良農地的特定農業區(如附件一),航空城計畫將大片稻作農田變成建地,對台灣已告急的糧食自給率無異是雪上加霜。第三跑道興建將填平4口埤塘,破壞徵收區中其他20口埤塘,並且可能造成已被列為國家重大溼地「許厝港溼地」之圳股頭內陸溼地嚴重陸化,破壞東亞水鳥南北遷徒的重要棲地,著名的賞鳥地點廣興堂恐因開發而不復存在(如附件二)。長期研究桃園埤塘水圳的中原大學室設系陳其澎老師表示:「雖然政府宣稱除了填平跑道那4口之外,其餘埤塘都劃設成公園保存下來,但埤塘之所以成為桃園重要的人文景觀,並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在於埤塘、水圳、農田渠道環環相連,形成一完整的灌溉、防洪、生態系統,如今在桃園航空城開發下,農田變成水泥建地、水圳渠道被道路系統切割得面目全非,即便埤塘暫時被圈起來留在水泥公園中,也將成一灘死水甚至漸漸乾涸。」

第三跑道選址爭議,立即停止程序,辦理個案環評討論替代方案
除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之外,第三跑道的選址一直備受質疑。九月桃園縣府在徵收區中閒置的軍用基地舉辦地景藝術節,讓軍機場中仍維持良好、極具文資價值的軍用跑道首次在社會大眾前曝光,但目前航空城規劃卻捨現成軍用跑道不用,反將該閒置軍用基地規劃作商場豪宅使用(附件三),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大規模徵收民地(將徵收3千多公頃)。第三跑道的選址移到目前桃園機場上方臨海側,造成五所中小學被迫廢校、上千戶居民面臨迫遷的情事,該跑道選址因緊臨沙崙油庫和許厝溼地的鳥擊問題,恐有飛安疑慮,根本是為炒地皮而拿人民的生命財產開玩笑!
元貞法律事務所蔡易廷律師表示:「依據環評法規定,開發單位在環評通過之前,不得實施開發行為。然而第三跑道預定地已通過都市計畫審查,土地徵收程序已經開始中,為了避免徵收程序通過後強行綁架環評審查,應該立即辦理第三跑道的個案環評,且在環評通過前停止一切徵收程序,以避免環評實質評估的功能遭到架空,導致環評程序形骸化。第三跑道和第三航廈規劃在去年曾列入整個航空城新訂都市計畫政策環評中包裏審查,然而政策環評沒有准駁權,於法亦不得替代個案環評。如今,在機場既有用地的第三航廈既然已經進入(個案)環評審查,影響更大且須徵收土地的第三跑道更應該依法立即辦理環評,以避免類似美麗灣案件規避環評、切割開發規模的情況發生。」
開發單位在土地徵收程序都已開始,機場公司下年度已編列跑道和航廈的土地取得相關預算12億元時,仍遲遲不肯進入環評程序,很明顯在規避「第三跑道」的個案環評,因此反迫遷聯盟已委託元貞法律事務所,於今天至環保署提出公民告知書,要求環保署嚴核把關,否則將提起後續的法律救濟程序。

11/8-11/16居民版航空城地景藝術節
面對即將發生的環境浩劫,反徵收的居民和諸多公民團體聯合發起居民版的「航空城地景藝術節」,邀請所有關心台灣環境、土地與人權的人民,於11/8-11/16活動期間,一同到航空城徵收區來共襄盛舉。本活動主要策展藝術家(同時亦是航空城犧牲者呂阿雲老先生次子)呂文忠先生表示:「這次我們居民籌辦的航空城地景藝術節是對九月吳志揚版的地景節的嚴正抗議,那個地景節根本是居民的土地告別式,完全看不到縣府對航空城徵收區或軍基地地景的介紹和珍視,還耗費了5154萬納稅人的血汗錢,更動用警察鎮壓導致抗議居民受傷搭救護車送醫的荒謬情事。我們真正珍惜這塊土地,世居在航空城徵收區的居民才決定一同發起這次的航空城地景藝術節,並且在主舞台設置的蘆竹鄉水尾地區一同創作了一個大型的裝置藝術、坐高800公分的『迷失小熊』,透過獨自坐在航空城徵收區農田綠肥花海中的巨型小熊,試圖反映台灣在金權至上的發展主義下已迷失了方向,居民在航空城徵收計畫下到底該何去何從的心聲。」

「吳志揚地景節」VS「居民版地景劫」
會中公布了「吳志揚地景節」VS「居民版地景劫」的比較表(見附件四),讓社會大眾公評。主辦單位說明這次的航空城地景節是居民為搶救土地而辦,希望能喚醒人民對土地的重視,更希望透過埤塘導覽和溼地找鳥活動讓社會大眾一同來關注航空城即將造成的環境破壞。相較於此次籌備航空城地景節花費的20多萬,也對桃園縣府的地景節為何需要花費高達5千多萬元提出強烈質疑。
本次活動裝置藝術分別在三個區塊:蘆竹鄉宏竹村的【稻草人的反擊---打破空城神話】、大園鄉埔心三塊厝的【鄉之生命與回憶】、和蘆竹鄉水尾地區的【迷失小熊】,將於本周六(11/8)下午1:30舉行開幕式,除了地景裝置藝術之外,更有自行車埤塘導覽、第三跑道找鳥、和《活在三里塜》鐵工廠電影院等多項活動,歡迎大家上網報名(附件五)。

三區居民現身說法
宏竹村居民代表呂理欽表示,該區位在特定農業區,非常好的稻作良田,明明旁邊就有大塊軍用空地卻拿來炒地皮,然後徵收他們的土地來作第三跑地預定地的居民安置地,完全不合理,應作個案環評討論替代方案,不要繼續用空城神話來騙人民。三塊厝居民張媽媽說到,她們的土地根本不應該被徵收,明明今年六月底也被劃出徵收範圍,卻在今年七月又翻盤再被徵收,政府在太可惡,土地污染一直不處理,現在到底要把他們趕去哪裡?水尾地區居民蔡梅芬女士強調她們拒絕浮濫徵收的決心,邀請大家一同到水尾地區看看水尾地區休耕期間美麗的花海,也來感受一下這塊土地上真正的生活樣貌,一起來參加地景節,珍惜我們的土地。(三個區域的相關報導參見附件六)

會後居民代表進入環保署遞交環評公民告知書,要求政府正視航空城計畫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也呼籲全台灣民眾一起用行動支持航空城地景藝術節,不要讓航空城計畫變成居民和生態的浩劫。

附件一:航空城農業區分部範圍
附件二:航空城徵收區與廣興堂(圳股頭)溼地示意圖附件三:閒置軍用機地跑道空照圖

附件四:「吳志揚地景節」VS「居民版地景劫」的比較表

附件五:地景節活動報名訊息
附件六:獨立特派員「無意上青天」